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各项社会关系不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 C )
A.职业培训中劳动者与培训机构产生的关系
B.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在工伤认定方面发生的关系
C.某公司董事长与公司之间的聘用关系
D.丙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劳动仲裁机构传唤参加仲裁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2.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C )
A.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违法行为
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行为
D.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丧失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3.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B )
A.职业培训 B.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C.劳动纪律 D.试用期限
4.张某到一家水泥厂工作,在用工时双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工作9个月后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张某的下列要求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 )
A.双方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支付过去9个月每月2倍的工资
C.用人单位支付1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D.用人单位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5.下列表述不符合劳动合同特征的是( C )
A.劳动合同是双务合同 B.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
C.劳动合同是实践合同 D.劳动合同是可能涉及第三人物质利益的合同
6.某国有企业与王某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工作三年后,王某因严重违纪被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若王某符合申领失业保险的条件,其可以获得的失业保险待遇是( B )
A.可以领取不超过其12个月工资的失业救济金
B.可以领取不超过12个月的失业救济金
C.可以领取不超过其18个月工资的失业救济金
D.可以领取不超过其24个月工资的失业救济金
7.根据法律规定,下列人员中不能担任集体协商代表的是( C )
A.企业工会代表 B.职工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D.企业代表
8.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协商不成,应按以下程序解决( D )
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 B.由人民法院受理
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解决
9.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残疾人就业保障规定的说法是(C )
A.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采取分散就业方针,鼓励自谋职业
B.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在招聘、职称评定、生活福利等方面不应受到歧视
C.企事业单位组织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一定比例的,要交纳残疾人保障金
D.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10.劳动者的下列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的是(D )
A.年终奖 B.高温津贴 C.价格补贴 D.计划生育补贴